鑼鼓筆記

阿立

 

鄭重聲明:這並不是一篇鑼鼓教材,而是一篇我個人的鑼鼓筆記。

 

前言

記得我在八和普福堂上我第一天的鑼鼓課程時,老師便對我們說,鑼鼓的打法是沒有所謂對與錯的,各家各派一定有不同,他日一定要緊記不可隨意批評人家打錯了鑼鼓。

雖然那個課程我衹上了數堂便因沙士事件而結束,但當年老師的說話卻銘記於心,所以,在我今天寫的這份筆記中,若果與閣下認識的不同,應是十分正常的事,希望大家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不妨拿出來切磋討論,這亦是我寫這份筆記的目的。

 

 

擇要

(一)鑼鼓分兩大類:

第一種是起唱鑼鼓,打了這個鑼鼓,便有音樂序跟著(亦可沒有序 )而起唱。例;斷頭,牌子頭,中五才等。

第二種是動作鑼鼓,是要來配合演員的做手及身段。

例;開邊,單三才等。

而亦有不少鑼鼓兼俱起唱及動作的功能。

例;一才,鑼邊花。

 

若要再細分,亦可分出入場類鑼鼓,滾花類鑼鼓,中板類鑼鼓,念白類鑼鼓,牌子類鑼鼓等等。

 

(二)鑼種分類

分京鑼、文鑼及高邊三大類,有些鑼鼓譜是可互通,如起唱一才,但亦有專用的鑼鼓,如閃才便只可在京鑼鼓用。

 

(三)影頭

影頭是掌板給下手的提示,在二人或三人鑼鼓中,是十分重要的,影頭分視覺及聽覺提示,視覺是看掌板的手勢,如用竹斜指勾鑼便是打半斷頭,聽覺是掌板在木器或勾鑼打出一段鑼鼓前奏來提示,如「摑摑的的角」,便一定是打撞點。

記得我在八和的日子,最大的考驗,就是要在那一瞬間判斷老師所給影頭而立即在所學云云鑼鼓譜中選出適當的鑼鼓再打出來,這通常是我的弱點, 就算我對某一鑼鼓很熟悉,打一百次都沒問題,但只有一次因判斷遲打慢了,老師都說我是完全不識,因機會祇有一次,沒有可能在唱曲時給你再來過。

 

(四)下手

初學者宜先學鑼,再學鈸,掌板最後。所謂生鈸死鑼,鑼多是板位而不能移,而鈸靈活性較高及可加花,故須後學,掌板則須鑼位鈸位皆熟,所以放在最後。

我見過不少新同學,有一個共同的通病,就是打鑼或鈸時,不看掌板,而是自故自的看著鑼鼓譜筆記,說因不熟譜。但其實初學者老師是一定會帶著的,鑼鼓譜是可以不熟而單從老師的手勢把記憶勾回來;例如掌板的左竹多是帶鑼,右竹多是帶鈸,雙竹可能是扎鼓或收鑼鼓時的影頭,而「的昌」十居其九跟著是「倉」,當然,不同門派或不同的掌板有不同的規距或習性,但跟得多了,便不難掌握。

 

(五)鑼鼓譜

鑼鼓譜對於初學者是要命的,因鑼鼓譜不同歌曲,是沒調性及旋律而只有快慢及節奏,故非常難記,要從不熟到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旅程,可以說完全沒有捷徑,今天滾瓜爛熟明天可以忘得一乾二淨,個人認為秘訣祇有一個,就是多練。

 

(六)鑼鼓運用

熟了鑼鼓譜但如何應用在歌曲身上?掌板處理歌曲就像醫生看病人後執藥一樣,應在何處用什麼鑼鼓,怎樣用法,如何配合曲情,這些都是要掌握得好,到那時,會發覺學懂一個鑼鼓並非難事,但如要用得恰當,而加上時間好卻是很艱深的學問,老師常說;學鑼鼓就是學那一 丁點的時間。

 

(七)打鑼鼓人數

我學的是三人鑼鼓,即一掌板一鑼一鈸,從八和到跟現在的老師學,都沒有改變,間中老師亦要我們基於現實,練習一下炒兩件,但除非我們問,老師絕不會教或鼓勵我們打一人鑼鼓;即炒三味。究竟打鑼鼓應要多少人?這從來是一個很爭議性的問題,曲社因資源所限,祇肯請一個人打鑼鼓,已是十分普遍的事,而唱口為求操曲費用廉宜不計較,是不爭的事實。

無論如何,從自己個人作為打鑼鼓者的角度來看,打三人鑼鼓是在享受,打兩件還勉強可以,到炒三味已趣味全失,直是一件乏味的工作,因根本不是那回事。

但以我所知,有不少人是想直接學炒三味的,這是令我十分奇怪的事,其實懂了打鑼打鈸,熟了鑼鼓譜,炒兩件或三件,絕非難事,但反過來說,炒三味轉三人鑼鼓,便幾乎要重頭來過,希望大家有興趣於學鑼鼓者三思。

 

(八)鑼鼓拍子

初學粵曲的時候,我尚以為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鑼鈸是沒有拍子的,但後來才知道,鑼鼓不但有拍子,而且是比任何架位都來得嚴謹及重要,我想此亦是掌板名字的由來。

學鑼鼓的時候,記鑼鼓譜是一難,但其實要兼顧拍子準確卻是困難十倍,原因是我怎樣努力也做不到一邊打鑼鼓一邊數拍子,不知是什麼原因,唱曲玩音樂我都可以,但一到打鑼鼓便不行,心拍及用脚都失敗,最終都是放棄,惟有多練習,牢記點位,多做下手來增強節奏記憶。

或者問一個未必有關的趣味性問題,你可不可以自已同時一邊唸口白一邊玩音樂伴奏?

 

(九)攝鑼鼓

攝鑼鼓分兩種,一種是用音樂來攝某一個有名稱的鑼鼓,常用的如排子頭,慢長序及柳絲等,在洞庭十送便有此例子,這些都不太難,因你已熟悉該鑼鼓經,衹需注意配合音樂及何時收便行,但第二種用音樂來攝沒有名稱的鑼鼓,卻是要命的,因為這些鑼鼓,全是撰曲者憑自己的心思配上,何時用鑼用鈸,何時用角用的,均沒準則,要掌板像視奏一般的放上去,你說難不難?一兩節還可以,一兩行如何?還要拍子準,我個人覺得若沒有做功課,是沒有可能第一次便可做到正確無誤的。

就算事前做功課,都要用方法去記,老師說,可以用一近似的鑼鼓譜去記,若行不通,便強行將鑼鼓節奏配上要攝的旋律,一路打一路唱倉义角的,便容易記一點,總之,是麻煩之極,可恨現在的新曲多數是如此的,無可奈何。

 

【待續】